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玻璃行业窑炉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治理呼声日趋高涨。基于在玻璃窑炉烟气治理方面均有应用的两种半干法脱硫除尘工艺(CFB-FGD和NID-FGD),通过对两种工艺设备在工艺原理、设备配置、处理能力、运行成本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提高玻璃行业内环保工作者的技术认知。
1,烟气循环流化床CFB-FGD、NID-FGD两种半干法脱硫除尘治理工艺技术体系对比见表1。
2,经济性比较以熔化量600 t/d平板玻璃窑炉、含硫量为1%的液体烟料产生的烟气量为例,运用CFB-FGD、NID-FGD两种半干法脱硫除尘治理工艺对设备装置造价、运行成本费用方面比较,见表2。
CFB-FGD、NID-FGD两种脱硫除尘工艺在平板玻璃窑炉都有较多的应用案例,都能实现长期稳定运行,重在运行管理,及时发现辅助设备运行中显现的问题,避免设备带病运行;
在技术原理上,CFB-FGD更具有在中低硫烟气工况条件下,满足超低排放的调节能力的优势。NID-FGD严格意义上属于输送床工艺,虽塌床机率小,但要做到超低排放指标能力偏弱,对处理低SO2浓度的原烟气较为适应,处理偏高SO2浓度的原烟气其钙硫比设计的要高一些;
从已建工程投资角度比较,处理同等产能窑炉烟气量CFB-FGD比NID-FGD工艺系统投资略偏高。处理偏高SO2浓度(1 500——2 000 mg/Nm3)的烟气,NID-FGD工艺系统运行成本比CFB-FGD工艺要略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