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尾矿利用,不仅市场消费者大多持怀疑态度,认为就算生产出来的产品再完美,其原材料也是废物。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尾矿利用是因为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在其潜意识里,尾矿利用是被动行为,现实意义不大。那么,尾矿利用的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尾矿利用产业凝聚高新技术
专家介绍,早期尾矿利用只是生产一些城市地砖,工艺简单,产品附加值低,销售半径有限,无论是行业还是舆论导向,这只是尾矿利用的初级阶段。
随着尾矿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尾矿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尾矿砂除用于制作城市地砖外,还可用于生产微晶玻璃、建筑陶瓷、水泥、铸石制品、玻璃制品、肥料、灰砂砖、免烧砖、人造石、工艺美术陶瓷、日用陶瓷原料、混凝土等,其中利用尾矿砂制作微晶玻璃已成为业界亮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被攻克,尾矿砂越来越多地成为生产原料。国内很多科研机构早就开始了尾矿砂制作微晶玻璃的深入研究,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矿山尾矿砂的化学组成,再通过添加化学元素优化产品性能。利用尾矿砂,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使产品的性能更佳。在此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加入,技术的不断突破,尾矿砂制作而成的微晶玻璃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性能超越了传统的建筑装修材料,利用尾矿砂制作生产微晶玻璃已非低端产业,而是凝聚了更多的高新技术。
示范工程引领产业化发展
两者产品相比,普通砖市场小,但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尾矿砂量大;制作人造石英石板材虽然所用的尾矿砂量相对少,但应用领域广,市场大,技术研发难度更大。
宽城嘉瑞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俭向中国矿业报记者介绍称,利用现有的化工原料、尾矿砂,采用高新技术,通过低能耗生产方式,即可制作人造石英石板材,在产品配置和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化合物及添加剂,无论是色泽还是质地,均可与天然大理石媲美。近几年,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应用得到快速推广,特别是在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及橱柜面板和窗台板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与宽城嘉瑞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类似的还有北京清华科技园清迈新材料公司,后者投资5.5亿元建设的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在辽宁建立的国家级“尾矿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以南芬区数以亿吨废尾矿为原料,进行再选矿并开发生产高强度水泥和轻质建筑材料等产品,将废弃工业物全部回收利用达到零排放,每年可“吞食”尾矿渣粉300万吨。
行业外知名企业带来新技术
矿山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瞄准尾矿砂综合利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更有行业外的企业早就开始了微晶玻璃产业的布局。
早在1998年就进入光学眼镜片生产的北京京宝龙光学材料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深耕高端眼镜片行业,经过4年的拼搏奋斗,异军突起,2002年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光学镜片龙头企业,在全国光学眼镜片市场占有率超过90%,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光学技术,步入发展的巅峰时刻。
对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处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李章大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机制的放开,从资源特点出发,矿山开采完全能实现资源的整体利用,不是部分有用物质的综合利用,而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全部再利用,这是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