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的绘画当中所绘出的画,也就是正面物像,原来的所看到的是什么样就按照原来的样子绘制,但是在在透明石英玻璃玻璃上就完全不一样了,根据人们的视觉习惯和喷绘玻璃所使用的环境必须是反绘正看。当要把图稿转印到玻璃表面时,必须是镜像转印,即反着印、反着画。本来正看的文字成了反文字,人的面部本来朝左,拷贝稿时必须向右,这样,喷绘的玻璃艺术在反面观看时才是一个正物像,才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但如果是正面浮雕、正面喷绘的例外。
慎用白色
玻璃是透明的,用于在玻璃表面喷涂的玻璃涂料也是透明的,唯有白色例外,因为白色有很强的遮盖力。大家知道,在普通的绘画中白色的运用可调配出很多的间色及复色效果,用白色来降低原色及间色的彩度,用白色表现物像的高光,而在喷绘玻璃艺术中如果白色运用不恰当,透明色就变成了不透明或半透明色,画面就会呆板、缺乏生机。一般来讲,在喷绘前总是要把玻璃打成毛玻璃,毛玻璃在光线漫射下就接近白色,因此在喷绘玻璃时,图案中的白色是“留”出来的,即不喷任何颜色,靠颜料的过渡与对比自然显露出白色。如果是挂在墙上的玻璃壁画,当整个喷绘完成后,为了协调画面,增加画面的鲜艳度,也使玻璃画不露底板或墙面,可整体喷上一层薄薄的背色半透明色涂料即可。但是不主张乱用白色,用多了会丧失掉玻璃的通透性。
减少失误
比如在喷绘时不小心把涂料溢洒到已喷绘好的画面上,或是喷枪中猛然喷出几滴油渍弄脏了画面,不管是用刀刮还是稀释剂擦洗,都难以还原玻璃本身的颜色,况且喷绘的颜料涂层较薄,画面也很细腻,就根本无法补救和拼接。再比如一个大荷叶已经喷好绿色,在喷其它部位时不小心把红色滴在了叶子上,尽管擦去红点露出玻璃本色,再喷绿色时也很难衔接自然,越补越难看,只有重新再来。所以,在喷绘中要小心谨慎,盖好喷枪料罐的盖子,不使用滴漏的喷枪,加装空压机滤水器防止水油渍喷出,在每次开启喷枪前,要先空喷几次,再进行画面的喷绘,这样可减少或杜绝喷绘中的“败笔”。从而要求喷绘者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在实践中积累大累经验,减少重复工作。
巧用模版
在纸张和画布上喷绘时需要依照原图制作大量的模版,靠模板的遮挡避免相邻两色之间的串色,在做特殊效果时可做模版遮挡喷绘,会产生预期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在彩绘人物时的光影效果最佳。
喷绘时,先把玻璃喷砂或蒙砂变成毛玻璃,然后整幅面粘贴上玻璃保护膜,这其实就是一个大模版,把底稿转印(或投影)到玻璃上,用专用的刻刀沿底稿的线条切割一遍,喷绘时,先喷哪一块就先揭哪一块的保护膜,其它部分由于保护膜的遮盖而不会喷上颜色,这要比制作模版准确方便得多,这也是喷绘玻璃技法比较容易掌握和普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