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玻璃餐具由于他的物理和化学的稳定性,不易变形变成了人们日常饮食的首选工具,但也不时有因使用不当、加热或碰撞时而爆炸的新闻出现。产品专家表示,玻璃制品材质、生产工艺不同,使用范围也不相同,正确认识和使用玻璃餐具,才会更安全。
钢化玻璃易炸裂
钢化玻璃生产时,高温熔化之后,直接放于极冷的环境里冷却,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遇到外力冲击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自爆飞溅的情况。而耐热玻璃熔炼之后的处理工艺不同于钢化玻璃的直接冷却,而是放入缓冷炉中进行缓慢冷却,能够消耗掉玻璃的内应力,因此玻璃结构就更加稳定。虽然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发生破裂的情况,但不会产生爆裂和飞炸的现象。钢化玻璃中含有杂质硫化镍,这种杂质存在于玻璃内部,影响玻璃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日常使用中,不建议将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器皿放入微波炉加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正确使用才保安全
耐热玻璃能够承受冷热骤变,为什么也会发生一些破裂的情况呢?黄大鹏解释,玻璃器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如果受到震荡,内部产生了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小的裂纹,影响了结构的稳定,在遭受外力影响时,就可能产生破裂。因此在日常使用时,为了避免发生破裂及其他问题,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入冰箱冷冻室使用时,盛放体积不应超过容器的三分之二;玻璃器皿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下,避免盛装液体如果汁、肉汤、牛奶、粥羹等。因为冷冻后食物体积膨胀变大,也会导致产品破损。
2.放入微波炉加热时,一定要打开盖子。虽然盒盖为PP材质(耐冷/耐热温度B20℃-120℃),密封条为硅树脂垫(耐冷/耐热温度B40℃-200℃),但受热胀冷缩影响,会导致盒盖无法打开或者变形等问题,影响产品密封性。
3.谨慎使用蒸锅,如蒸鱼、蒸蛋羹等,蒸锅的压力易与耐热玻璃产生压力反应,使玻璃器皿产生细微的裂痕。
4.清洗时避免使用钢丝球以免产生划痕。避免使用硬物如钢勺类敲打,以免导致破损。